
智能汽车行业日报(2025-04-30)
* 公司动态
2025上海车展:体验均胜电子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
均胜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多个领域,产品客户超过100个全球汽车品牌。在2025上海车展上,均胜电子展台展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并特别体验了新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
智能驾驶分水岭将至?华为牵头发布安全倡议,落地节奏彻底变了?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论坛中介绍了自动驾驶在中国的落地节奏预判,预计L3、L4、无人干线物流将在近几年落地商用。华为发布了ADS4和《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协议》,并与多家汽车品牌合作,成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的牵头者。尽管近期小米SU7碰撞事故抑制了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速度,但华为仍对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充满信心。华为强调L2加严管理不会影响L3、L4的发展,并指出L3、L4的技术监管重心在于系统本身的能力和可靠性。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ADS解决方案已与其他多家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丰田宣布与全球自动驾驶先驱Waymo达成潜在合作,合作范围包括开发新的自动驾驶平台。这是丰田在L4自动驾驶领域一周内的第二次重要动作,此前丰田还与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合作推出了新一代Robotaxi量产车。丰田表示,与Waymo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愿景,致力于实现零交通事故的社会。丰田自2016年起便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投资和合作,此次与Waymo的合作标志着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赛力斯递交IPO申请,营收大幅增长,扭亏为盈,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计划募资156亿港元,主要用于研发和海外销售。但赛力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失去华为支持的隐忧,产品线不够丰富,需要加大研发和提升自身实力。赛力斯未来发展需在保证基本盘稳固的同时,考虑拓宽产品线和海外市场。
马斯克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专注特斯拉管理。特斯拉发布四年来最差季度业绩,销售额下降9%,利润暴跌71%。公司面临利润率下滑、竞争加剧和品牌形象受损等问题。特斯拉正准备推出ModelY和Model3的改款车型,以刺激销售。然而,这些车型并未实质性地更新换代,而是通过减配降价来吸引消费者。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份额从三年前的75%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3%。特朗普政府对进口中国电池电芯征收高额关税,对特斯拉电池业务造成冲击。
* 行业动态
2025年,中国新能源智能车市场“Allin智能化”趋势明显,L2级别以上智驾渗透率预计达21.4%。中国智驾企业在传感器、算法、系统集成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优势,产业链完整,预计2030年占全球智驾市场33%份额。技术普惠推动智驾平权,中国智驾方案在海外市场展现竞争力。硬件成本下降,软件生态全球化适配,中国智驾企业引领全球智能出行变革。多元化布局成为趋势,头部企业布局“汽车+机器人”双业务,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5万辆,同比增长37.6%,汽车销量3005万辆,同比增长11.9%,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车渗透率31.4%。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汽车服务。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动力电池、锂电池隔膜、氢燃料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等。中游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下游包括充电服务和后市场服务。
2025年上海车展,传统车企与豪华品牌积极进行电气化转型,新势力品牌面临生存压力。众多品牌缺席车展,如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车展成为技术擂台,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成为标配。合资品牌加速拥抱中国科技与供应链体系,如丰田、宝马、大众等。智能化和全球化成为头部企业争夺新高地的关键词。奇瑞、上汽等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汽车行业经历变革,淘汰赛战鼓敲响,高品质汽车产品将更多涌现。
中国制造在印尼市场表现强劲,众多品牌如手机、家电、美妆等在当地受欢迎,中国品牌在印尼电商领域也取得显著成绩。印尼政府取消保护本土产业的政策,开放市场,吸引中国等制造业强国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领域标准制定加速,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工作。2025上海车展开幕,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
本文由小欧AI基于亿欧数据生成,如有问题及建议,欢迎通过网站底部联系方式和我们联系。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hezuo@iyiou.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