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壹周速览丨海尔牵手建行;恒生电子启动Online战略
科技助力产业升级,互联网新金融回归FinTech,以科技提高金融效率,助推金融服务向产业融合,赋能金融普惠化。以下是本周FinTech信息集束:
——【政策】——
银监会将出台商业银行平稳过渡的指导意见
3月2日消息,据财新报道,银监会创新部李文红表示:银监会一直积极配合央行等相关部门,推进统一资管产品规制。下一步,银监会会出台商业银行平稳过渡的指导意见。此外,银监会审慎规制局长肖远企今日表示,银监会不久将发布法规鼓励银行多渠道多市场补充资本。
杨伟民: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两会后出结果
3月2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来到政协经济组驻地北京会议中心,就经济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向记者进行解读。杨伟民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两会以后会有结果,不会简单效仿某一个国家的模式,而是只会有一个最合适国家的模式。
证监会对四行业“独角兽”开通IPO快速通道
据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发行部近日对相关券商作出指导,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的4个行业中,如果有”独角兽“的企业客户,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两三个月就能审完。”
1月31日,证监会在2018证券期货监管工作通报中表示,“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动态】——
建行与海尔战略合作,共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亿欧消息,3月1日,中国建设银行与海尔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住房租赁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等一同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
根据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设银行将利用技术平台优势,依托强大的系统支持能力,综合运用“互联网+房地产+金融”的模式,为海尔集团提供“一揽子”住房租赁业务服务支持,包括提供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撮合住房租赁需求,实现长租房源的稳定获取与运营,满足其在租赁物业建设、购买、装修改造以及运营、盘活资产等综合需求。
浙商银行副行长叶建清拟任温州银行董事长
亿欧消息,浙商银行副行长叶建清即将赴任温州银行董事长一职。
地方银行冲刺IPO,二季度或将迎来过会高峰
根据目前证监会IPO审核速度和各银行排队次序,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将迎来今年首批过会高峰。虽然在A股门外排队的银行不少,但2017年成功过会者却寥寥无几,仅成都银行“一枝独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这与证监会审核流程和监管政策有关。他表示,证监会做出相关决策时,会考量银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占比,从而控制银行过会数量。
新华社:中国资本市场的“BATJ梦”该圆了!
2月26日,新华社发文称,拥抱创新型企业——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新世纪之初就拥有的梦想。目前A股市场仍以传统行业权重股为龙头,金融地产、工业和原材料等产业“挑大梁”,产业结构偏传统。没有了源源不断涌现优质企业的根基,资本市场就是无源之水;跟不上创新经济发展的步伐,资本市场就难有大的发展。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迈出关键一步,中国资本市场培育出自己的“BATJ”就不再只是梦想。
首批回归A股独角兽企业名单曝光:BATJ等8家
据财新网报道,第一批入围CDR名单已出炉,共有8家企业,除了BATJ这四家,还有携程、微博、网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学。前七家企业均是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领头羊。另一类公司被归位“新蓝筹”,包括富士康、滴滴、今日头条、美团点评等尚未上市的互联网和新经济巨头。
消息人士透露海外独角兽可以通过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回归A股,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而不是直接发行A股,可以绕过诸多法律和政策障碍,包括公司法对“同股不同权”的限制。
高伟达与蚂蚁金服联合将推进银行业转型
2月28日,财联社报道称,据高伟达官方微信,高伟达联合蚂蚁金融共同举办科技金融创新与变革研讨会,双方通过共同挖掘金融科技创新合作契机,已在互联网金融、手机银行、反欺诈与风险监测、大数据应用、云管理等方面形成合力。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是高伟达与蚂蚁金服共同努力的成果。未来双方将并肩携手,快速推进银行向互联网业态发展的转型工作。
小米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获批
3月2日,小米公司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100亿元储架发行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成为国内首单支持新经济制造业供应链金融的资产支持证券。此单项目的成功推出,是上交所在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贯彻落实支持新经济发展、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区块链公司密集注册,2月份共55家公司名称获预先核准
3月1日消息,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披露的企业名称核准公告显示,仅2月28日,就有“云海区块链有限公司”、“西南区块链有限责任公司”、“普盈区块链有限公司”等8家带有区块链字眼的公司名称获预先核准。初步统计,2018年2月份共55家带有“区块链”字眼的公司名称获预先核准。按程序,获得名称核准后将进入后续工商登记注册环节。
——【聚焦】——
苏宁金融上线金融行业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
除了BATJ等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的还有苏宁。2月28日,苏宁金融宣布上线国内金融行业首家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系统。
苏宁金融的黑名单共享平台系统平台在fabric联盟链基础上实现了国密算法,主要包括添加、查询、删除黑名单及投诉四大功能。具体而言,金融机构将本机构产生的黑名单数据作为一个交易发布到区块链上,发布即可获得积分,用于查询其他机构发布的黑名单数据;设置投诉服务,当发现的黑名单数据造假时,查询机构可在系统中追诉数据提供方。
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郑宇加盟京东金融
亿欧消息,2月28日,京东金融正式宣布任命郑宇为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担任城市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及城市计算研究院院长。
在加盟京东金融之前,郑宇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领域的负责人,提出了“城市计算”的理念。随着郑宇的加入,京东金融城市计算业务正式开始运营,京东金融的城市计算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致力于解决城市里的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痛点,提高大型企业产能和业务效率。
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币基金或将面临重大调整
3月1日消息,监管层近日在京召开了一场内部讨论会,国内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相关高管人士参会。据悉,会上主要对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币基金的运行、规模等进行了讨论,这两类基金未来或将面临重大调整。有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内部讨论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在资管新规公布以后,所有的理财型基金按照颁布时点,规模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其次是短期理财基金不再沿用摊余成本法,全部改为净值型产品;三是对货币基金的T+0快速赎回业务进行了讨论。
马化腾两会提案: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据证券时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向今年两会提交议案,议案多达7条。马化腾给出的第二条议案内容是关于防范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建议。
春节期间银联移动支付境外交易笔数增长近两倍
2月26日消息,从中国银联获悉,得益于银联二维码业务全球布局加速,春节期间,银联移动支付产品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近150%,交易笔数增长近两倍。据了解,银联国际目前与肯尼亚、尼泊尔等多个市场的主流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国际版“云闪付”APP产品或电子钱包类产品。
海外投资违规,三家保险机构齐收监管函
日前,因对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相关规定,平安人寿、新华保险、中再资产收到了中国保监会的监管函,原因均是“境外投资业务违反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可投资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规定。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专门发出监管函的情形较为罕见,此举颇有警示意味。
作为海外投资队伍里的“国家队”,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面临着一场整顿。保监会要求,上述三家保险机构收到监管函后,应在一个月内报送整改情况。保监会将持续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并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科技】——
上海保险业完成国内首个再保险区块链技术应用实验
3月1日消息,上海保险业日前完成了国内首个再保险区块链技术应用实验。据悉,该实验由上海保监局牵头,多家直保机构、再保机构以及科技金融机构共同参加,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公司间再保险交易平台,针对三类直保合约与临分业务,以超过10万条真实业务数据完成各场景全流程实验。
恒生电子启动Online战略,加大区块链投入
亿欧消息,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在公司2018开年大会演讲中表示,未来五年,中国财富资产管理规模将超过200万亿,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在金融行业网络化的背景下,恒生公司将在2018年全面推进“Online”战略,以技术助力金融行业智能化发展,加大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投入。
猎豹移动就基于区块链小豹AI音箱做出回应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猎豹的人工智能+区块链项目“智能链(AI BlockChain)”,并称小豹AI音箱将于3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
2月28日,猎豹移动正式就“基于区块链的小豹AI音箱”做出回应:猎豹移动将通过发展区块链底层技术,重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把技术实际落地到应用场景,解决消费者回报和激励问题,让消费者消费和使用产品的同时也能分享产品生态的收益;猎豹移动的区块链技术,不涉及ICO,亦不会有任何募资。
——【国际】——
日本三大银行计划研发二维码支付系统
亿欧消息,日本三大银行三菱东京UFJ、三井住友和瑞穗近日宣布,将联合开发二维码支付系统,统一三家银行二维码支付技术标准,共同推动无现金支付。
据日本媒体27日报道,三家银行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二维码支付系统的开发运营,该支付系统将在2019年投入使用。
报道显示,三家银行研发的支付系统对其他银行将持开放态度,欢迎其他银行加入进来,使用统一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分析人士指出,二维码支付在中国普及率很高,扫码支付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近年来,中国赴日游客不断增多,越来越多日本商场、超市、酒店引入支付宝和微信扫码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