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企业蜂拥上市的另一面,帆软为何不同寻常全员涨薪?
2020年企业服务软件行业再次迎来“元年论”,仅上半年美股就有9家云计算相关的TO B企业成功上市,截止11月份科创板TO B上市公司总计达16家,青云、中望软件等均已成功过会。
然而另一面,中国TO B创业潮逐渐散退。IT桔子数据显示,近5年企业服务新增公司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为758家,而截止2020年10月,当年新增企业仅151家。
资本风向转变的残酷现实面前,TO B企业面临创业窗口期逐渐关闭,上市道路十分拥堵的双重困境,如何持续造血成为行业难题。
不融资、不上市,14年专注BI领域的帆软对资本态度淡定如初,不禁让人好奇它为何敢于“不走寻常路”?在2020年最后一个月里,打着“长租公寓海外第一股”噱头的蛋壳让百万打工人无处安居,没有资本聚光灯的帆软却寒冬送暖为打工人涨薪,不禁让人深思,对企业而言究竟什么最重要?
不上市,与员工共享利润
据悉,2019年帆软便以16.3%的市场份额蝉联国内商业智能市场占有率首位,高出第二名SAP约7个百分点,当年帆软销售额突破6.7亿元。2020年,帆软快速洞察疫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的助推作用,全年销售额强势同比增长20%,回款额同比增幅达25%。
企业赚钱靠技术产品硬实力,企业花钱则考验管理者的经营智慧。
14年发展过程中,帆软坚持不融资、不上市,其对外给出的解释也始终如一:首先,不差钱,帆软利润保持逐年上升,资金储备充足;其次,不投靠资本,防止被逼投机赚快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将利润共享给利润的真正创造者——全体员工。
这一战略逻辑与同样坚持不上市的华为不谋而合,众多分析论调复盘华为成功之道时,绝不会漏掉“华为全员持股”这重要一环。“少讲情怀,多给钱,谈钱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任正非一句总结四两拨千斤,道尽华为强大的人才凝聚力核心所在。
涨薪计划实施后,帆软的21届毕业生正式员工年薪最低12w+,最高可达30w+。
产品研发等核心岗位薪酬对比同行来看,已成功跻身江苏省内第一梯队(与苏宁、滴滴持平),基本看齐北上广一线大厂。职级薪资制度方面,帆软内部不论资排辈而是立足岗位实际需求,提供相较同行更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由此,帆软切实践行着“战略核心人员年度总收入是核心人员的2-3倍”、“核心人员年度总收入是潜在核心层人员的2-4倍”等承诺,从而保证员工拿到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将做出有效贡献的员工与创始团队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涨薪一举并未对内预热画饼,或是按职级区分涨幅。大多数不知情的帆软员工,在11月29日(周日)收到涨薪信息,次日工资账户上便迎来了“惊喜”。
瞬时间,涨薪成为帆软员工论坛“同事吧”上的热议话题。尤其对尚未正式签订劳务合同的21届员工来说,其薪酬随同在职员工普涨,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公司的满满爱意。更值得一提的是,帆软坚持雇主承诺,与员工共享利润的低调姿态,也受到了“半路出家”的社招员工们的热烈拥护。而在毕业伊始就与帆软共同进步的员工看来,这不过是公司“初心”再现,涨薪红利顺理成章。
同时,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帆软涨薪帖子也迅速登顶热搜第一名。疫情背景下,大多数行业都在与市场寒冬拼搏,逆势增长的帆软拒绝大规模裁员、缩招,普涨福利令广大网友直呼“羡慕”,公司简单低调,对普通员工一视同仁的姿态,更是获得了网友的一致点赞。
随着普涨在应届毕业生中的影响力扩散,帆软的春招提前批也同步开启。12月份以来,帆软收到来自全国各大一流高校的简历数超千余份,用大厂级别的工资招聘优秀年轻人,其在校园招聘中一呼百应、影响非凡。
取之于员工,用之于员工。涨薪一事背后,帆软最大程度地将其作为BI行业龙头的荣耀回馈给员工,推动着这艘基本由90后组成的千人量级人才舰队高效前行。
涨薪背后,踏实修炼内功
涨薪不过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帆软在选拔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方面都有着独特做法。
70%的帆软员工在公司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变,帆软创业始于校园,亦忠于校园。一方面,TO B企业产品打磨周期长且项目非标程度高,帆软愿意花费资源和耐心将一批批应届生培养成具有强针对性、时效性的专用人才;另一方面,刚毕业的小年轻简单真诚且充满干劲,每年招聘季他们奔向帆软,补充滋养着简单务实的企业文化。
拥有广阔视野、强学习力和自驱力的人才独受帆软宠爱,因此尽管毕业生普遍工作经验不丰富,但帆软HR还是能基于以上指标筛选出“有潜力”的候选人。是否具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能否在各类活动、比赛中快速学习成长?是否主动培养自驱力?不拘一格降人才,帆软表示愿意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机会。
人才纷至沓来,帆软绝不辜负。帆软对人才的培养依旧强调“高度自驱”,尽可能给予员工独挡一面的机会,支持员工在快速试错中自主成长,在帆软一位项目经理的成长周期最多只需1.5年,而在一般公司至少需要3年。“帆软大学”的存在,更是直接为员工提供外部咨询机会,打造开放性学习组织,有效防止闭门造车。
在晋升方面,帆软明令禁止空降,公开选拔门槛、候选人自由竞争、流程高度透明。帆软陪伴员工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不断以公平透明的人才晋升机制肯定员工的进步。
“不让雷锋吃亏”、 “让有贡献的员工买得起房,轻松搞定丈母娘”,帆软的人才激励十分接地气,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此前,业界便有大厂挖不走帆软人的说法,员工忠诚度可见一斑。
而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诸多企业开始向内求索,提升组织效能、提高员工忠诚度成为重要突破方向。
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白领工资缩水十分普遍,近3成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裁员动作,超过6成企业没有有效帮助员工降低焦虑感。
因此,后疫情时代,员工对雇主有了新的期待与需求。智联招聘今年8月的调研数据显示,31.3%的受访者希望企业 “帮助员工成长”,“学习型组织”成为员工心中理想的企业组织架构。
可见,雇佣双方只有通过赋予彼此安全感,才能实现更深刻的共生关系。帆软在疫情年不仅业绩强势增长,还能以涨薪这样的实际举动给员工送温暖,企业与人才的和谐共生关系愈发彰显,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人才管理标杆案例。
面对TO B创业窗口期逐渐关闭、后疫情时代人才焦虑问题凸显等考验,帆软不被浮躁资本所扰,藏富于员工务实进取,看似不走寻常路,实则充满战胜不确定性环境的底气和自信。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hezuo@iyiou.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