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汽车杨永平: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将从“一超多强”走向“群雄割据”阶段
2022年6月15日,GTM2022-动力电池产业线上论坛顺利举办。
本届论坛是由科技出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亿欧汽车主办的GTM2022年度主题论坛之一,并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作为学术支持,锂解作为产业数据合作平台。来自业界的核心动力电池厂商、主机厂、上下游企业负责人、投资人等多位嘉宾共话动力电池产业格局。
在本届论坛上,亿欧执行总经理、亿欧汽车总裁杨永平发表了主办方致辞,以下为演讲内容核心观点:
1、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终端市场处于“U”型态势的上扬拐点,今年上半年行业虽然遭受了多个负向因子影响,但全年销量有望冲击600万辆;我们预估,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将突破281GWh;
2、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将由“一超多强”的局面进入到“群雄割据”的阶段,动力电池产业链会因为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影响而发生整个重构;
3、亿欧智库创新性提出了关于中国锂资源战略规划“三部曲”预测,即“锂达峰”、“锂自足”、“锂循环”。

以下为杨永平的演讲原文(有删改):
大家好,我是亿欧的杨永平,感谢各位合作伙伴及嘉宾朋友们对此次活动的支持,也感谢此时正在观看线上直播的朋友们。
在我正式分享之前,我先大概介绍下今天论坛的主题:GTM(Global Technology Mobility Summit )全球科技出行峰会。其中的“科技出行”一词,主要是我们把整个产业历程定义这个范围内,我认为这是一种产业发展状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经常组织的各类主题、形式、规模的行业活动,都是围绕“科技出行”展开,我们的行业研究框架、思路,都是紧扣在这个方向下。今年GTM2022的主题确定为“加速”和“定势”两个方向,这代表了我们对于今年汽车大产业发展的两个核心判断。
另外一方面,关于GTM,大家了解比较多的是一种企业战略或业务职能,“Go to Market”,全面面向市场的战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于这个品牌会议的定位:围绕产业、技术、资本、商业,全面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企业创新遇到不同挑战应该如何迎难而上。
以上,都是一些背景。回归议题本身:动力电池产业。
首先我先分享几组数据:
第一个,我们判断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终端市场处于“U”型态势的上扬拐点。今年第二季度前后,尤其是从3、4月份开始,先后因广东、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影响,这些汽车产业重地供应链及物流均受冲击。伴随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同频挤压,中国车市面临重重挑战,但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同比数据确有亮眼表现。我们预计,从6月初开始市场将从谷地拐点以全面上扬的态势发展,6月之后会有井喷的走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随而生的动力电池的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中汽协数据统计,5月份汽车的产销分别完成了46.6万辆和47.7万辆,同比也是有达到了1倍多的增长,环比也实现了50%的增长。其中还有一组数据比较关键,整个新能源的渗透率在5月份已经达到了45%,非常可观。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了207.1万辆和200.3万辆,也是实现了110%的一个增长。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也完成了164.2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多。
我们去反观整个行业,从2017-2021年这4年间,我国新能源市场复合增长率也实现了55%的增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也是在2021年实现了1.7倍的一个增长,目前基本单月渗透率可以基本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在年初时,我们研究团队在预测2022年及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时候,也秉承谨慎且乐观的态度,初步预估全球范围内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突破2580万辆,其中中国将实现1359万辆占全球53%;预计中国市场2022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突破590万,有望冲击600万辆。
虽然在今年上半年行业遭受了非常多负向因子影响,所以大家会对今年的终端市场销售表现会有些悲观。这种判断,主要基于近期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影响是同期、同时发生,人流和物流,等于按下了暂停键。但是,随着最近国家百亿级的市场刺激计划和产业政策牵引,加上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相关企业也积极调整生产、市场策略及风险应对方案,我们预计在下半年行业会有一个较大幅的回归和增长。差不多刚才也提到了590万的年销量,我们用比较乐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个数据。
另外,想讲的就是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应该如何发展?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是“一超多强”的局面,我们预计接下来可能会进入到“群雄割据”的阶段。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接近于300GWh的量,其中中国也是156GWh的数据。我们亿欧智库预测在2025年全球范围内会突破1845GWh的数据,其中中国会在775GWh的一个量级。5月份中国市场已经实现了18.56GWh装车的数据,1-5月也差不多实现了累计83GWh的一个装车量,累计增长了将近一倍多。我们预估,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装车量将突破281GWh。这些数据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全球新能源车增长也好,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长也好,排在全球动力电池厂商Top10中,以宁德时代、LG和松下这几家,他们的全球综合市占率超过了65%;其中中国市场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万亿市值级别的集团就已经有70%左右的市占率。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因为新技术路线和前沿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突破,比如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还有在“双碳”目标下低碳科技、储能等等方向的影响,会有一些新玩家和新机会出现。过去动力电池的格局都围绕在安全性程度、高性能、成本以及规模化的角度、方向去开展。接下来在这每一个点上都可能会有新机会出现,在这个机会之下,整个格局也会从“一超多强”向“群雄割据”的局面去变化。
另外一方面, 过去一段时间上游的材料,碳酸锂,包括一些镍矿等等因为地缘政治冲突的问题导致了价格上涨非常离谱。我们预计接下来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注点也会从上游原材料,向下游、中下游去转移,在下游的应用阶段我们会看到一些新的产业模式、新的机会和新的玩家。在这个过程里面,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它也会因为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影响而发生整个重构。
在亿欧智库《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报告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锂资源战略规划“三部曲”预测,这是我们观察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轨迹做了三个预判,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目前到2030年,我们判断锂进口将到达“达峰”的阶段,现在相关锂资源主要以进口为主;
第二阶段,预计2040年,我们的锂资源开采取得重大进展,差不多会实现锂产业、锂资源自足的状态;
第三阶段,在2050年的时候,中国基本上可以实现锂循环,通过动力电池生产、使用、回收的内循环,会形成整个的正向发展。
我们依靠绿电产业,从新电池、到现役电池、再到退役电池,整个梯次利用形成大的循环体,共同把我们的整个产业链活力和闭环进行重新构建。
以上, 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行业变化和一些总结,我先做个简单的抛砖引玉,这次活动我们邀请了非常多的业内知名代表公司和一些机构,大家会从各自专业视角一起来聊动力电池行业发展。
亿欧汽车也在持续关注这个行业的进展和发展,会不断输出一些优质研报和内容报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多多交流。
谢谢各位!
————————————————
点此观看“GTM2022-动力电池产业线上论坛”精彩视频回放
点此查看“GTM2022-动力电池产业线上论坛”嘉宾精彩演讲集锦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hezuo@iyiou.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